任继愈:气节是中国人重视的精神情操
 

  【述往】

  作者:张曼菱

  2009年春,在北京病院一间寂静的病房里,重病中的任继愈艰苦地书写下几个名字,交给了我。他写了梅贻琦、胡适、傅斯年,却没有写蒋梦麟。

  “我佩服梅贻琦,我不信服蒋梦麟。”这是任继愈先生在性命的最后时刻对我说的。

  任先生是一个出言不逊的人。普通他只用确定语,话中有话让你自己懂得。然而此时,他却用了一个强烈的对照,对自己的校长提出了责备,语气坚毅。

  西南联大学人广泛对梅贻琦校长怀有深入情感,不分“三校”之界线。抗日战斗是一场“国难”,我理解,任先生这话直接针对两位校长在忧患中不同的担负态度。

任继愈:气节是中国人重视的精神情操

资料图片

  从东三省失守,梅贻琦已知,中国“与日本一战”不可防止。他苏醒而迅速,提前转移清华装备与物质,将准备建校的工程款放到长沙去盖楼,为后来的师生提供了战时教学的可能性。梅贻琦也从此肩负起北大、清华、南开三大名校的存亡之责。

  梅贻琦有“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巨匠之谓也”的浩然大气,有八年“不弃不离”的职责坚守。蒋梦麟则初始反映敏感,以致北大面对“七七事变”猝不迭防。及到了长沙,面对简陋的校舍他颇无信念,将“长沙临大”称为“由混淆水手把持的危舟”。很快,蒋梦麟离开了这条波涛汹涌中的船。

  任先生的话蕴含着对战时大学艰巨成全的休会,及他终其一生对志节的追求。

  同年夏天,任先生辞世而去。仲秋季节,我登台湾,代他逐一祭扫诸校长墓地。

  忧?患

  任先生代表着那一代“生于忧患”的学人。在西南联大,他前半段是学生,后半段是教师,与这所大学相始终、共运气八年。

  “七七事变,正值暑假。那时我家在山东,回不来了,报纸上有个广告,说是北大、清华的学生到长沙去聚集。”

  任继愈去长沙报到。开学后,暴发了“是上火线仍是持续读书”的剧烈争辩。一些学生上了前线。争论由钱穆作了归纳:为国家保住“读书的种子”,用上前线的精神来读书。

  住在岳麓山寺庙里,夜间,任先生听见虎啸,早上出门,看见寺院外树枝上的虎毛。在这半壁江山里,他兴趣盎然地考核,看到儒道释同居一山的景观。当时,他离毕业还有一年,正在考虑自己在哲学中的研究方向。

  任先生有一张刚达到昆明时的纪念照片:一个衣着灰白色棉军服的青年。那套服装是当年长沙常设大学的“步行团”分开长沙奔赴昆明的时候,张治中将军送给他们的,一人一套,还有雨伞水壶等行军设备。

  日本飞机轰炸长沙校舍,对学校大有跟踪追迹剿灭之意,“长沙临大”大量师生家眷从香港绕越南去昆明,同时组织了一批意愿者步行转移。

  这是一个悲壮的支撑。学校当局认为,如果全部职员都从海外转移,那将是一种羞辱。必需有一支人马代表着这个学校,从还存在着的领土上走过去。

  闻一多等抉择了步行,任继愈取舍了步行。在采访中,我发现许多有抱负有刚性的学长都挑选了步行,兴许是步行练就了他们后来的刚性和志向,也许他们原来就有些不同凡响。

  任继愈说:“当年国弱,而‘民气’仍然不可被驯服,是当时鼓励和支持师生们的一个精神源泉。”步行团走过贵州,一路上见到国民背盐为生。“我看到中国的民气始终不衰,穷困是困窘,志不穷,人穷志不穷。所以骂人当汉奸是最重的一个词,比骂他祖宗什么的都还重。”

  “我们中国有一个很好的传统??就是从上到下不愿当亡国奴。老乡们也是这样。小日本非把它打跑不可。当时的生活很艰苦,很苦楚,然而日自己来,他就不能忍耐。打日本,他们是很积极的。有志气,民族志气。那时候,我就感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渗入渗出在十字街头里头,不光是在上层。所以我从那时起就专攻中国哲学史,过去我在大学学本国哲学多一点。”

  正是通过步行,任先生对这个苦难中的民族发生了深刻的理解与信心,从而选择他一生的事业。这样志存高远的学人,在那个时代不常见。他们成为中华民族振兴之路的中坚。

  西南联大文、理、法学院在云南蒙自居住时,师生们常去一个小铺喝粥。吴宓教授为小铺主人写过一副对联:“无名安市隐,有业利群生。”任先生专门讲了这件事。他说,那位熬粥的雷氏非正常街市之辈,他常与联大的师生们交谈,从时势到历史。

  那个时期的大学鸿儒,对于边地和民间存在深刻的理解与同情、观赏。大学“南迁”之旅,使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精神走出了象牙塔,士大夫之气节与民间之民气相遇、相鼓励,这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再造。

  任先生保持着这条“接地气”的途径。他曾对我说:“我很爱好云南人这个民风,十分朴素,这个无比宝贵。”令先生深深悼念的,是当年战时大学那股精神有寻求的浓烈气氛。

  在《〈西南联大启示录〉观后感》一文里,任先生写道??

  “抗战成功后,日本投降,西南联大遣散。三校各回原址办学,生涯条件、教学前提都有了明显改良。三校离开后,各立门户,日子过得还不错,总觉得仿佛还缺乏点什么。西南联大的形象长期留在人们记忆里,历久弥新。”

  淡?泊

  看一个人对什么事件器重、投入,可以晓得这个人的信心和价值观。

  摄制电视片《西南联大启发录》是一个艰苦浩繁的工程。我从1998年开端拍摄,到2003年春天在央视播出,其间三次率摄制组采访任先生。他素来不说过:“为什么不筹备周全了,一次问完?”实在,他是有理由这么说的。

  任先生是以导师的睿智,海涵与宽容着我步步深入的认知过程的。我拜访的内容,从他参加“步行团”的一段阅历开始,到总结阶段讲释冯友兰碑文。而最后一次采访,是央视10频道《探索发现》栏目已决议播出,在改版时,须要增加“师生撤退”的细节,我又来恳求先生“临阵填空”。

  任先生从来没有以“大人物”自居,而是把本人当作是西南联大的一砖一瓦,随时能够添上。他还提供应我一个收藏本,是日军进北京时拍摄的,那些图片从来未曾问世。

  2002年秋,《西南联大启示录》在北大勺园会议厅开研究会,名家云集,大家都等着任先生来发言。我电话督促,任先生说,因夫人冯先生有恙,故不出门了。

  2003年早春,《西南联大启示录》因为一些史实上的异议播出忽然遇阻。寒风凛冽中,任先生呈现在北大图书馆的石阶前,他一手拄杖,点路前行。他只有一只眼的视力,却不要我上前扶持,一蹬一蹬地以杖引路,走进会议厅,来参加这个应对“播出遇阻”的校友理事扩展会。

  沈克琦先生告知我,任先生个别都不加入校友会开会。

  烈火真金。会议上,任先生第一个发言。凛然而来,启齿却温柔。他说:“《启示录》是很有意思的好电影,应当鼎力宣传。”

  任先生让我清楚,如何用不张扬的语言,讲出那种“有骨头”的话来。

  回到昆明,我给任先生打电话。他问:“咱们的《启示录》怎么样了?”他把这部作品称作“咱们的”,给了我勇气和暖和。

  在诸多老校友们的鼎力争夺下,《西南联大启示录》终极重获活力,进而取得中宣部“五个一”工程奖。任先生给我他写的评论文章《〈西南联大启示录〉观后感》,却又告诉我:“不发表,是给你看的。”在文章中,他以历史“见证人”的身份表彰这部纪录片,说它实在,不张扬,是“积少成多”“积沙成塔”之作。任先生还说,我是“用西南联大的精神制造这片子”的,对我鼓励有加。文中没有直接批驳“不足”,而是供给大批史实弥补了西南联大的“文科成就”,这一方面至今为人们所疏忽,也是片子的不足之处。

  任先生重视内在传承和知音交换,类于古风。他貌和神谦,内藏铁骨铮铮,将信念贯穿于学术与人生。

  “中华民族发展至今,有两个追求是奇特的:一是重‘统一’,一是重‘气节’。凡时局动荡、朝代变迁,好汉和诸子百家,都是力求统一天下的。只有‘统一’,才干发展。对中华民族而言,同一是正常的,不统一则不畸形。在这些动荡中,‘气节’,是中国人看重的精神色操。”

  在文明与“气节”的关联中,始终存在一种精力价值的取向。王国维曾说过:屈、陶、杜、苏四人,即便没有文学蠢才,凭他们的人品也足以立世而惊天动地。

  我将自己的书送任先生,他说:“你的笔很野。”我一愣,他却说:“这很好,别人想野还野不了呢!”

  任先生曾对我说:“你到北京,就到家里来。”但有些人拟托我请先生“吃饭”。他却摇头谢绝。

  任先生深谙进退之道。到暮年,他精简人生,采用了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的智者决定,以高龄之身主持编撰巨型经典,坚持自己安静的环境。

  有一次,我从昆明打电话从前,小保姆说,爷爷漫步回来,正躺在沙发上休息。

  我说,等会儿再打吧。任先生却已经从沙发上起身,接过电话,和我谈起他新注的《道德经》。一周后,他亲手题写的新书就寄到我手上。

  任先生说,秦始皇“焚书坑儒”,可是有人将所焚之书的内容背下来,口口相传。这就是“诗书丧,犹有舌”。《尚书》,就是这么来的。他以史为据,点明了常识分子对一个民族所负有的义务,那就是发明和传布文化。

  在我与任先生的接触中,从来没有听到过他袭用古人的名言来说自己的观点。他总是说“大口语”,就像《菜根谭》,用最浅易的话。这是他已经构成的文化格局。这使我想到老子的“大音希声”。体味先生的深意,我认为:

  一、是在学术上的身份清楚。他是现代人,是研究者,不是反复者。

  二、是自负。他认为,以自己的语言完整可以表述今天的观点。

  三、是辨别。他认为,古今有别,古人的意思不可完全地套在现代的事物上。

  四、是重“当初”。他以为,活生生的事实正在发展之中,古代人应该使自己处于一种一直摸索与发明的状态下,而不是抱着保守的陈调。

  任先生的“内养”到达了举重若轻的境界。他不必那些张扬的语言,也从不给别人以缓和感,老是淡淡的,轻言细语,时夹以“哎”,表白一种会心。

  中国古人以“气”论“道”。任先生正是一个“买通了气脉”的知识分子。这股“气”贯串他的学术生活,支撑他的多舛人生。他恰是那位可以使我沉寂下来、实现一点事情、捉住岁月的道与德之师。

  与任先生的情义,令我想起那句古话:“生不用封万户侯,但愿一识韩荆州。”

  高?远

  任先生的儿子任重对我说:“你每次来,他都特殊愉快。他喜欢跟你谈话。你们俩的思想是一样的。”与先生在一起,可尽情“高谈阔论”。

  任先生终其毕生研究“老子”。他的立场及语气却是“节节退后”,越到晚年,越认为难解。每出一本新书,都会说自己本来的懂得还要商议。这种治学的精神,今世还有几人?

  老子说,道是“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”。这个意思包括了世界的变更,趁势而成的法则,不拘一格的思考。老子的理念已经浸透到中国文化之中,诸如亏盈之道、祸福相随、事缓则圆、苦尽甘来等。在西方的哲学里,是找不到“应答”语汇的。

  南沙沟玉兰开了,清茶绝对,坐在客厅里,四周是“国图”的那些大书厨。

  我信口说:“道”就是智慧。“诸子”都是思维。而思惟是受“道”所统领的。所以,孔子求教于老子,“诸子百家”不与老子争辩。无论从个体生命,到世事沉浮,天下归属,无不与“道”有关。曹操、韩愈的文章大气澎湃,皆与“道家”相通。陶潜的诗受人爱好,因他有“纵浪大化中”的理念。大乘佛教和禅,都有道家的影子。

  任先生高屋建瓴,经世致用。他说:假如没有道家,中国政权更迭的历史会更加残暴。是道家的理念,给了社会、人民与文化养精蓄锐的空间。

  我对任先生说,我是离不开山水和自在的。

  任先生笑云:这就是“道”啊!

  冬天的昆明,我在翠湖畔,举着手机,让任先生在京城闻声海鸥的鸣叫。

  夏雨飘落,我在信中寄上缅桂和茉莉的小花。任先生告诉我:“花还没干,还有香味。”

  任先生屡次对我说:“咱们有缘。”

  我问任先生:“我可以算是你的弟子吗?”

  任先生怅然道:“你是入室弟子。”

  任先生的哲学与宗教,门下自有高足。我是“跨界”的,一名“晚弟子”。

  冯先生猝逝,我惴惴地去电话悼念。任先生安静地说:“年事大了。”一句话,表明了他对生逝世的“平凡心”。

  后来闻知,任先生在休息两天后,依然逐日编书不已。

  最近,任远、任重以子女身份在媒体上表露了任先生确当年笔录:“毛主席接见任继愈谈话经由。”看到先生的遗笔,墨淡纸轻,而骨子里的幽香却悠悠透出。

  对这段旧事,有些人曾捕风捉影。而在任先生看来,这不外是“工作”。多少年来,他不愿动向同人及学生提及此事。

  任先生在注明里写道:“毛主席激励个人的话感到没有必要写在这里,未记载在其中。”这简略的一句话,省略掉了当年毛主席对他的好评。这是何等污浊的心灵境界。当时他43岁,一位中年的哲学先生。

  任远与任重在文章中有一段话,令人掩卷沉吟:

  “人渐行渐远,凡事早该尘埃落定,时间,转变着所有。但是有时候正相反,过去不留神,没有深刻斟酌的事情,跟着时光的推移,在回想进程中,倒是觉得线索清晰了。消散已久的1959年在毛主席家谈话记载最近被发现,让我们联想起良多过去的事情,也对这几十年父亲的思想和为人有了更深入的懂得。”

  任先生人走了,还在给这个世界注入清爽隽永的启示。这就是魂魄不灭吧。

  2017年2月雨水于昆明

  张曼菱,曾为天津作协专业作家,1998年返回云南,致力于“国立西南联大”历史资源的挽救、收拾与流传工作,创作有电视纪录片《西南联大启示录》,音像制品《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》,史话《西南联大行思录》等

  两枚校徽

  2007年秋,我至南沙沟。坐定捧茶,掏出新编的光盘合订本《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》面呈任先生。他约略一翻,说“等一下”,起身出了客厅。

  任先生再来,手心中捧着货色。到桌上一开展,是“国破西南结合大学”的两枚校徽。色彩有别,分辨为学生跟老师所佩戴。

  随我同去的记者们都上前去拍摄。我也拍了几张。

任继愈:气节是中国人重视的精神情操

校徽(材料图片)

  世人拍摄毕,任先生将两枚校徽再拿得手上,他拉起我的手,翻开我手心,将校徽放到我手中说:“昨晚接到你的电话,我把它们找出来了。就等着今天你来,送给你。”

  见我愕然,任先生说:“这两件东西,送给你是最合适的。由于你有这个感情。一枚是我当学生的,一枚毕业后我留校任教的。背地的号码就是我当年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身份号码。这都记录入档的,在联大档案中能查到。”

  任先生还说:“西南联大只有八年,像我这样上完了学,又留下任教的未几,所以这两枚校徽也很难得了。”事后,他对女儿任远说:“那两个校徽我给张曼菱了,我觉得给她最适合。”

任继愈:气节是中国人重视的精神情操

校徽(资料图片)

  简练的三角形带着一种纯粹的力气。任先生说,那后面的小铁杠,可以纽在当年人们的大布衫的前襟布扣上。如果穿西服就直接用别针。

  越日,在“留念西南联大建校七十周年”的大会上,有人交给我一只信封,打开是一小札??

  西南联大七十年世称办学的奇迹。这奇观无非是“五四”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继承。这种精神是永远前进的方向。

  任继愈?二??七年

  任远告诉我,她的父母晚年最常讲的一个字就是“寂寞”。我明确,这是“同志者稀”。(张曼菱)

  学人小传

  任继愈,有名哲学家、宗教学家、历史学家。1916年4月15日生于山东省平原县,曾师从汤用彤和贺麟传授攻读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,1941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毕业获硕士学位。1941年至1964年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。1964年至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。1987年至2005年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。曾任北京大学教学,中国宗教学会会长,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,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,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。因病于2009年7月11日清晨4时30分在北京去世,享年93岁。

任继愈:气节是中国人重视的精神情操

资料图片

  任继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、宗教学的教养和研究,学术成绩出色,影响深远,是用马克思主义态度、观点、方式研究中国哲学的优良代表,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首创者和奠基人。他筹建了中国第一所宗教研究机构,培育了多少代中国哲学史和宗教学研讨人才。他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以来,踊跃推动藏书楼建设,为繁华发展国度图书馆的事业作出了重大奉献。

  任继愈终生勤恳治学,敢于翻新,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。他在佛教研究方面的造诣曾被毛泽东同道誉为“百里挑一”。他撰写与主编的多种著述多次重版,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者,其中《中国哲学史》四卷本长期作为大学教材,获教导部特等奖。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振兴,他先后组织引导和亲身主持了《中华大藏经》(汉文局部)、《中华大典》、新修《二十四史》、《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》等多项大范围的文化工程。他还致力于推进民俗学等学科的发展,为我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主要贡献。他先后开办了《世界宗教研究》《科学与无神论》等杂志,在倡导学术研究、宣扬迷信世界观等方面,施展了宏大作用。

  《光亮日报》( 2017年05月03日?16版)

[责任编纂:丛芳瑶]
打印本文    收藏本    关闭   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