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手写录取通知书”莫成一种“现代文物”
 
         

“手写录取通知书”莫成一种“现代文物”

  7月15日上午9时,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录取通知书的书写工作开始。老教授们用尖细的小楷狼毫笔蘸上墨汁,细心对比着一份录取名单,而后在录取通知书上,一笔一画地写下新生的姓名、专业。自2007年起,陕西师范大学开始采取毛笔书写的方法,为新生献上一份感染墨香的录取通知书。(7月16日《光亮日报》)

  事实上,陕西师范大学聘任退休传授,持续10年用毛笔字填写录取通知书,并非是一种别树一帜,而是在返璞归真。然而,就由于这种返璞归真,现在成为一所大学的孤单坚守,才会让人线人一新,才会有学子视这种披发着古朴文化墨香的录取通知书为稀世瑰宝,居心珍藏。这反而折射出了当今社会汉字书写才能的退化,已经成为一种广泛景象。可见,用毛笔字填写录取通知书,是对以汉字书写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守望和传承,其踊跃意思,已经远远超过了手写录取通知书自身。

  跟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,盘算机技巧浸透到社会各个范畴,电脑的遍及日益影响着社会生涯的方方面面,就文字的编纂处置的强盛功效而言,都是传统的毛笔字所无奈企及的。比方,用电脑打印,4500多份录取告诉书,可能仅需多少小时便能够实现;但由20余名退体教学用羊毫字填写,工作效力再高,也须要十天半月。

  然而,社会越发展,世界越提高,传统的民族文化越发显得弥足可贵。毛笔字,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情势,而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文化。电脑时代,毛笔字不是要不要学的问题,而是如何学,如何将中华书法艺术充足挖掘使其弘扬光大。让学生学写毛笔字,倡导写毛笔字,不仅是当代人的义务,更是世世代代中国人永恒的责任,不仅是对中华民族负责,更是对世界负责,对人类负责。

  不可否定,在事实生活中,毛笔字这份奇特的民族文化在被逐步弱化。习惯了应用电脑的人们,甚至于“提笔忘字”。现行的教育评估机制下,咱们的学校在器重文化测验的时候,却鄙弃了艺术的教育。实在,学习的实质不仅是获取常识,更是摈弃愚蠢,让人变得有教养,学会思维,学会翻新。而学习毛笔字,可以拓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,弘扬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。可见,我们岂但不能抛弃这个传统艺术的学习,还应当把以电脑为纽带的信息技术整合到毛笔字学习的课堂上来。

  因而,手写录取通知书,莫成一种“现代文物”。当初这个时期,怎么对待写字、怎样使孩子不要忘了写字,这是一个均衡跟统筹的问题。教育部分应尽力通过教育来传承中华文明,做好这方面的工作。事实上,早在2011年2月,教育部便颁布了任务教导阶段语文科目新课标,对三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学习毛笔书法的明白请求,并已于2012年秋季开端履行。可以预感,这些举动的有效实行,必将有利于这一中华传统国粹发挥光大。毛笔字填写的录取通知书,也不会再被人们视为一种“古代文物”。
[责任编辑:丛芳瑶]
打印本文    收藏本    关闭   
相关文章